2008-10-28

Natural Selection

物競天摘 Natural Selection, 一篇比達爾文更早有關物種起源的論文。

1813 年,H.C. 威爾斯博士 (Dr.H.C.Wells) 在皇家學會宣讀過一篇論文,題為《一位白種婦女的局部皮膚類似一個黑人皮膚的報告》,但這篇論文直到他的著名著作《關於複視和單視的兩篇論文》發表之後方才問世。在這篇論文裏他明確地認識了自然選擇的原理,這是最早對自然選擇的認識;但他僅把這一原理應用於人種,而且只限於某些性狀。

當指出黑人和黑白混血種對某些熱帶疾病具有免疫力之後,他說,

第一,一切動物在某種程度上都有變異的傾向;
第二,農學家們利用選擇來改進他們的家養動物:

於是他接著說道:『人工選擇所曾完成的,自然也可以同樣有效地做到,以形成人類的一些變種,適應於它們所居住的地方,只不過自然選擇比人工選擇來得徐緩而已。』

最初散住在非洲中部的少數居民中,可能發生一些偶然的人類變種,其中有的人比其他人更適於抗拒當地的疾病,結果,這個種族的繁衍增多,而其他種族則將衰減;這不僅由於他們無力抗拒疾病的打擊,同時也由於他們無力同較為強壯的鄰族進行競爭。

如上所述,這個強壯種族的膚色當然是黑的。但是,形成這些變種的同一傾向依然存在,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愈來愈黑的種族就出現了: 既然最黑的種族最能適應當地的氣候,那麼最黑的種族在其發源地,即使不是唯一的種族,最終也會變成最佔優勢的種族。
  

2008-10-25

The tragedy of life

The tragedy of life is not so much what we suffer, but rather what we miss.

Thomas Carlyle

我們遇見過許多人
卻總是錯過許多事
得到許多經驗
卻失去了某些感覺
 
回到原點
找回遺忘的記憶
整理思緒
沉澱錯亂的過去

如果還有明天
期待 
再 相遇
  

2008-10-15

Not wrong but too early ...

嘗試分析在美國經營殯儀館的 Loewen Group 盧雲集團。

在 1990 年代 Loewen 在加拿大西岸起家,不停收購殯儀館,猶如一部不會停止的機器,闖入美國市場,業務規模以幾何數字倍升,股價跟隨盈利急升,成為股市奇葩。Loewen 主席 Ray Loewen 的名字,當時在傳媒中無處不在,股市中人跟紅頂白,把他捧至天高,故事完美。

Loewen 故事的賣點是:收購家族式經營的殯儀館後,立即進行一連串企業化改革,例如加入專業管理、現代營銷手法、中央採購和處理等。換句話說,開源方面是二加二等於五,節流方面是二加二等於三。Loewen 不停收購,公司賬目複雜至無法理解,分析員只好照單全收他提供的資料。

他的經營模式不是獨有,有一個詞語去形容不斷併購同業的做法,叫「整合者」(Consolidator)。「整合者」選擇的行業必定具備的特徵,是龍頭企業佔的市場份額不高,業內大多是散兵游勇,表面上適合「整合者」去一統天下。它曾出現於八十年代北美洲的廢物處理、錄影帶租賃等行業,初期氣勢如虹,可是最後無以為繼,甚至破產收場。行不通的原因,是所謂 Synergy「協同效應」根本不存在,愈併購愈出現問題,一加一往往達不到二,而甚至只會更差。

投資者最初以為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每年增長三成,三十倍的市盈率不貴,但當增長速度稍有差池,便立即離棄,股價崩潰。

根據北美多間殯儀館負責人認為,殯儀業是一個無法整合的行業。在北美,殯儀業是一種社區服務,殯儀館以家族式經營,一代傳一代,賣點不是「平靚正」,而是關懷。殯儀館負責人低調地參與社區服務,便是殯儀業的營銷活動。殯儀館的生意來源大部分來自本區,而國籍、宗教、文化、習俗等因素非常重要。簡單說,殯儀業不可能以「曲奇餅」式去倒模出來。有收看過美國電視劇《六尺風雲》(Six Feet Under),應該記得主角的殯儀館也曾考慮把祖業出售予「整合者」的橋段。

Loewen 的收購手法也令不少家族式經營的殯儀館負責人感不滿。Loewen 收購後,必定提高收費,1990 年美國殯儀服務的平均消費高達八千美元(2007 是六千美元),引起消費者團體不滿;不少團體自組廉價殯儀服務,跟大集團抗衡。

Loewen 股價自 1990 年不停地上揚,但直到 1999 年 Loewen Group 才終於資不抵債而爆煲,宣布破產。這個故事的敎訓是,不要相信併購後的「協同效應」 ,但不敢不信一個基本上行不通的併購模式,可令公司股價在一段時間 (甚至是一段長時間) 升至停不了。

投資的時候不要糾纏對與錯,最重要的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
  

2008-10-13

知足常樂

分手多年的情人不期而遇總要問一句:『快樂嗎?』在婚姻裡沉浮經年的夫妻常常被問: 『快樂嗎?』不時地我們也問問自己: 『快樂嗎?』快不快樂,至關重要,幾乎被每個人掛在嘴邊問一問,揣在懷裡想一想。

快樂是什麼?有道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還有呢?有人會說:漂亮,健康,富有,智慧。還有麼?當然有,每個人心裡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令自己快樂的事。可是,我們是不是都能得到我們所期望得到的呢?得到以後是不是就真的快樂了呢?得到的快樂究竟又能持續多久呢?

無論怎麼說,至少,有情人走向紅毯彼端那一刻是快樂的,此後的柴米油鹽又當別論。寒窗十數載,托福紀阿姨,勞命傷財拿到簽證那一刻是快樂的。能快樂多久呢?有人說十五分鐘,有人說大半天,也有比較幸福的說一周,一個月。此後的日子又暗無天日。拿到學位找到工作,再快樂起來的時候又要多少年呢?

古詩云:『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來就是為了受苦,準確地說應該是為了快樂而受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盡也會甘來 ……不過苦與樂相比實在多太多。究竟這苦,這不快樂有多少?

不快樂也會因人而異,因不同的人生階段而有所不同。

嬰兒為飢餓,尿布潮濕而哭號,少年為頂著青春痘見人而煩惱,青年為漫長的學業而吃苦,壯年為辛勤養家而勞累,老年為長期的病痛而抑鬱。這麼多的不快樂怎麼辦?逃吧。學校不快樂逃學,家裡不快樂出走,婚姻不快樂離婚,工作不快樂跳槽,再不快樂還有什麼招兒呢?殺人?自殺?

有個故事說:一個人臥病在床多年,行將就木。醫生告訴他和他的家人,他去日無多了。無望的他只能雙手合十,十分虔誠地躺在床上向上帝禱告:『上帝啊請讓我活下去吧!』果然,他又活了幾年。這使他的禱告更勤快了,並且禱告的內容也改為: 『上帝啊,請讓我下地走走吧!』當他可以下地亂走時,他又開始改禱告詞:『上帝啊,請讓我得到一筆錢吧… …』慾望無止境,不快樂都因為不知足。說是有一個人,他一直為自己沒有一雙漂亮的鞋而遺憾。一天,當他看到一個沒有雙腿的人時,他就不再為沒有鞋子感到遺憾了。

大家都知道: 『一個人如果在二十歲時不漂亮,三十歲時不健康,四十歲時不富有,五十歲時沒有智慧,這一生恐怕你再也難得到這些了。』尤其是現代人,對人對己期許甚高,追求頗多,不快樂也特別地多。幼年子女因父母慈愛不夠不快樂,老年父母因子女回報太少不快樂,中年人的不快樂更多:學位不如別人的高,錢掙得不如別人的多,車子不如別人的新,房子不如別人的大,子女學業不如別人的好… …算來算去,這些東西又有多少不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本來不是物,一任惹塵埃?正所謂: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沓沓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來來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換鄉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經中空是色,般若經中色是空。
朝走西來暮走東,人生恰是採花蜂。
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夜深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
從頭仔細思量看,便是南柯一夢中。

中國有句俗語:『家有千傾良田,只睡五尺高床。』可是,人們習慣了得寸進尺,錦上添花。凡事有了還要更多,好了還要更好。特別是人類對長壽的追求。雖然大家都明白,人生自古誰無死,萬壽無疆誰無疆?可還是希望自己能把生命無限制地延長下去。這就是為什麼古代的長生不老藥,和今天遍地的滋補品會如此盛行。大家對長壽的苛求,多源於對死亡的恐懼,在當今人們的許多行為上都可以看到,對這種恐懼的逃避:譬如,忽然忘我地鑽研尼采的意志主義;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或薩特的存在主義。又譬如,中年危機,瘋狂運動以求健身;不停積累財富;多生孩子延續自己的後代;與年輕人發生婚外情,整容,費盡心機地想把自己變得年輕 …… 最後甚至忘記了,活著的真正目的。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人類的不知足,正如自然界不變的定律,也正因為人類的這種不知足才有今天的文明與進步。我們不能沒有這樣的不知足。可以想像,人類若是太知足了,也許就沒有現代人類了,我們會停留在石器時代,或仍然手腳並用在地上爬行。我們只是在不知足的大前題下偶爾知足一下,給自己也給他人一點點空間,一點點時間,一點點快樂。每一天都快樂的人,他一定有快樂的一生。快樂,才不枉天地之間走一遭,當我們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有沒有勇氣說:我此生青年無悔,中年無恨,老年無憾?

人生太短太短,不知足又可如何呢?
  

分手的真正原因

兩條平行線,也可會有相交的一天 ......
茫茫人海之中,兩個人的相遇,
是人生路上的或然;
抑或是命中早已註定的緣份。

有時真相並不如想像中一樣,如果只因為一時誤解,而放棄一段感情,讓雙方都帶著遺憾過日子,是不是會很可惜? 有如以下這個故事:

男孩和女孩初戀的時候,男孩為女孩折了一千隻紙鶴,掛在女孩的房間裡。男孩對女孩說﹐這一千隻紙鶴,代表我一千份心意。那時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著戀愛的甜蜜和幸福。

後來女孩漸漸疏遠了男孩。女孩結婚了,去了法國,去了無數次出現在她夢中的巴黎。女孩和男孩分手的時候,對男孩說:『我們都必須正視現實,婚姻對女人來說是第二次投胎,我必須抓牢一切機會,你太窮,我難以想像我們結合在一起的日子......』

男孩在女孩去了法國後,賣過報紙,作過臨時工,做過小買賣,每一項工作他都努力去做。許多年過去了,在朋友們的幫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家公司。他有錢了,可他心裡還是念念不忘女孩。

有一天下著雨,男孩從他的黑色奧迪車裡,看到一對老人在前面慢慢地走。男孩認出那是女孩的父母,於是男孩決定跟著他們。他要讓他們看看自己不但擁有了小車,還擁有了別墅和公司,讓他們知道他不是窮光蛋,他是年輕的老闆。

男孩一路開慢車跟著他們。雨不停地下著,儘管這對老人打著傘,但還是被斜雨淋濕了。

到了目的地,男孩呆了,這是一處公墓。他看到了女孩,墓碑的瓷像中女孩正對著他甜甜地笑。而小小的墓旁,細細的鐵絲上掛著一串串的紙鶴,在細雨中顯得如此生動。女孩的父母告訴男孩,女孩沒有去巴黎,女孩患的是癌症,女孩去了天堂。女孩希望男孩能出人頭地,能有一個溫暖的家,所以女孩才做出這樣的舉動。她說她了解男孩,一定會成功的。

女孩說如果有一天男孩到墓地看她,請無論如何帶上幾只紙鶴。男孩跪下去,跪在女孩的墓前,淚流滿面。清明節的雨不知道停,把男孩淋了個透。男孩想起了許多年前,女孩純真的笑臉,男孩看的心就開始一滴滴往下淌血,這對老人走出墓地的時候,看到男孩站在不遠處,奧迪的車門已經為老人打開。

汽車音響裡傳出了哀怨的歌聲,『我的心不後悔,反反復復都是為了你,千紙鶴,千份情,在風裡飛.......』情願繁星點點,跨越銀河能否與妳相見?


不怕遙遠,只盼此刻飛奔到妳身邊。往事如煙,魂縈夢牽,增添我心中思念;縱然追尋萬年,今生的情緣不變!
.

2008-10-12

Best Leaders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 ﹕「我自然」。

摘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七章』

As for the best leaders, people do not notice their existence.
For the next best, people honor and praise.
For the next, people fear,
and for the next, people hate.
When the best leader's work is done,
people say, "We did it ourselves."



What we do in life, echoes in eternity.
  

2008-10-07

The thing about chaos ...

In view of the recent turbulence in the stock market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says something important about human emotions and drives, and a weakness that can cause people to careen blindly into huge catastrophes. Is it because we all are schemers? Are we calculating too much and when things happen not according to plan, everyone loses their minds? Maybe the Joker in movie "The Dark Knight" describe the situation quite well:

  

Do I really look like a guy with a plan? You know what I am? I'm a dog chasing cars. I wouldn't know what to do with one if I caught it. You know, I just do things. The mob has plans, the cops have plans, Gordon's got plans. You know, they're schemers. Schemers trying to control their little worlds. I'm not a schemer. I try to show the schemers how pathetic their attempts to control things really are. So, when I say that you and your girlfriend was nothing personal, you know that I'm telling the truth.

It's the schemers that put you where you are. You were a schemer, you had plans, and uh, look where that got you. I just did what I do best. I took your little plan and I turned it on itself. Look what I did to this city with a few drums of gas and a couple of bullets. You know what I noticed? Nobody panics when things go according to plan. Even if the plan is horrifying. If tomorrow I tell the press that like a gang banger will get shot, or a truckload of soldiers will be blown up, nobody panics, because it's all, part of the plan. But when I say that one little old mayor will die, well then everyone loses their minds!

Introduce a little anarchy. Upset the established order, and everything becomes chaos. I'm an agent of chaos. Oh, and you know the thing about chaos? It's fair.

The Joker

You thought we could be decent men in an indecent time.
But you were wrong.
The world is cruel, and the only morality in a cruel world is chance.

Two-Face
  

2008-10-04

It is all Sarbanes-Oxley's fault

有個不成熟的觀點,嘗試解釋這次美國金融海嘯的火燒連環船效應:

這都是 Sarbanes-Oxley 惹的禍。

Sarbanes-Oxley 是個技術性得很的會計守則 - 金融機構都得將其資產即時按市價估值 (mark-to-market)。炮製出這個會計準則的 Sarbanes-Oxley 法案,其初衷不是以金融機構為對象的,而是旨在製止企業像安隆 (Enron)、世界電訊等科網股年代的公司那樣,以虛報資產價值操控股價。這個法例一刀切應用到所有商業機構的身上。

這個估值守則何來這般的威力,吸掉數以千億美元計的資金 - 連同給 AIG 提供的八百五十億美元貸款,至今聯儲局已動用了三千八百億美元「抗災」?大家只消看看 AIG 被變相國有化前夕的處境便見端倪了: 當天 Moody 信貸評級機構將 AIG 的評級從 AA 降至 A; AIG 馬上要張羅現金以補其資本不足之數;借貸無門,由是觸發危機。

Moody 憑什麼理由降低 AIG 的評級?主要是因為 AIG 手上不乏由次按衍生出來的這種、那種金融產品。在當下的環境,誰會要這樣的衍生產品?即使有買賣交易,又豈不給買家殺價?(美林證券賣身投靠美國銀行之先,出賣一些類似的資產套現,作價一般不到面值的三折!) 市價大跌,評級由是被降,招致債主臨門了。

於此可見,在當下十級金融颱風的環境,貫徹按市價估值的會計要求實無異於銀行落雨收柴,那又焉能不觸發惡性循環令危機全面擴散?不解決掉這個「金融黑洞」,不管聯儲局給金融體系注入多少資金,又有什麼辦法不都一下子通通蒸發掉了?這個「黑洞」的殺傷力這麼大,為什麼還是任得它為禍肆虐?

但長遠來說,這個 mark to market 以市值計算的會計要求,個人認為仍是好處多於壞處,一樣商品的價值其實都是 Perceived Value 多於 Intrinsic Value。 就算是千兩黃金,在災荒連綿時,也許不及一碗飯來得更有價值,這個會計守則,能即時反映市場對商品的即時市值,如果這段時間沒有買家,就把該商品設定為零價值其實也不為過,問題是因為這個守則,而引起的 transient 是否帶來害多於利?因為長遠來說,當災厄過去,商品的 Intrinsic Value 又會再被重新確認。

但經此一役,投資者或者金融機構從業員會否變得更謹慎,明白到一旦 Perceived Value 崩解,可能在一夜間,把百年基業給毁掉。

補白:

美國政府,在整個救市方案經修訂後,加入了不少新條款,不過有一點在傳媒算是較少報道,就是 SEC 放寬「Mark to Market」規定,、即係金融機構可以自行決定,唔需要再以市價入帳。哇,呢招如果過得,咁肯定是終極救市方案,保爾森再用唔用公帑買銀行爛帳,已經變得無關重要。

銀行可以按自己的計算方式,將不流通資產計算入帳,換言之,過去拖累銀行要大幅撇帳的理由已經不再存在,銀行無需要再「Fire Sale」那些資產。有分析指,未來銀行將有很大誘因,調高資產的 Fair Value,如果方案通過,銀行就一定重新做過第三季分業績,肯定盈利會大幅增長,到時還要低聲下氣,賤賣資產比你保爾森?

其實早在去年第四季,BlackStone 已經公開呼籲放棄市價入帳做法,不過當時未有銀行爆煲,呢個做法當時無咩市場。當然現在是「急事急辦」,沽空已經率先被禁,而家連會計制度都可以改埋,你係炒家仲點唔會盡快平埋淡倉?
   

2008-10-01

Odchodzić jest trudno

昔日曾談別後心,談時涕泣已難禁。
當時只道難離別,別後誰知恨更深。

摘自『郁達夫‧寄內五首』

別亦難



W starych dniach,
mówimy o jak będzie nasze życie jest kiedy odchodzimy.
Przy czasie, my obydwa krzyczał z nie kontrolowany łzy
To było rzeczywiście twardy dla my obmyślać o odjeździe siebie
Ale po odchodził, otrzymujemy uświadamiać sobie ból jest nawet więcej niż my kiedyś przewidywaliśmy.

In the old days, we talked about how will our life be when departed
At that time, we both cried with uncontrollable tears
It was really hard for us to think about leaving each other
But after departed, we get to realize the agony is even more than we ever anticip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