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9

Wieliczka

波蘭小城 Wieliczka 距離 Krakow 約 13 公里,人口不足兩萬,每年接待的國內外遊客卻多達 150萬。這座位於國家南部,喀爾巴阡山北麓的城市,Wieliczka 鹽礦,從西元 13 世紀下半葉便開始開採地下岩鹽,是世界最古老的鹽礦之一;開採時間超過 600 年,現今雖然沒有人再在這採鹽,但她擁有一處人稱地下鹽雕藝術殿堂的 Wieliczka 鹽礦博物館。在採掘過的礦層裡,由岩鹽鑿成的一座座建築,巧奪天工氣勢恢宏。一個個岩鹽雕刻的人物,精美晶瑩,栩栩如生。大量表現美麗神話、傳說和聖經故事的鹽雕,更是純淨無瑕,讓人浮想聯翩。 197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 Wieliczka 古鹽礦博物館列為 “0” 級(最高級)世界文化遺產。

發現鹽礦的傳說就有點傳奇,傳說公元 13 世紀,匈牙利阿爾帕德王朝國王貝拉四世有個美麗的女兒 — 金卡公主。國王把她許配給波蘭克拉科夫 — 桑多米爾地區的英俊公爵「靦腆者」博萊斯瓦夫。金卡公主的婚期臨近了,國王為給女兒送些什麼嫁妝絞盡腦汁。他把公主喚來想听聽愛女本人的心願。善良的公主知道波蘭是個缺鹽的國家,鹽礦能給波蘭人民帶來幸福。她告訴父王,什麼金銀財寶都不要,只希望給她一座鹽礦作為陪嫁。國王應允了,把匈牙利馬拉穆雷斯的一座鹽礦送給了女兒。金卡公主摘下訂婚戒指投進鹽礦,表示它已歸自己所有。

金卡公主來到波蘭,與博萊斯瓦夫公爵結為伉儷後,立即叫人在克拉科夫開礦取鹽。果真發現了鹽,在挖出的第一塊鹽上嵌著公主的訂婚戒指,它是從地下隨著馬拉穆雷斯鹽礦的鹽一起來到女主人夫婿的國家。

從 17 世紀開始,隨著採礦業的發展,礦井下開始使用馬拉運輸車。據說,300 年來,先後有 300 多匹馬運送到井下工作。這些馬下來後,再沒有上去過。它們在礦井里工作,在礦井裡休息,一年復一年,最後終老於斯。最後一匹馬,是在前年才死掉的。但是,馬的眼睛是瞎的。長年待在井下,不見天日,馬的眼睛不再有用,它只能瞎了。

礦工的待遇,比馬略好。每天下井,得在裡面待上 10 天,才能輪換上來。 10 天時間,待在井下無日無夜,無晴無雨,漆黑一片,那日子是很難熬的。礦工生活的場所主要有兩個。一是舞廳、二是教堂。

在礦井深處有一座舞廳,舞廳是個半圓形不規則的深窟,有半個籃球場大小,擠一擠,也可容納下好幾十人,鋪了木地板,進口處擋了屏風,有上了光漆的木桌木椅,有華麗吊燈,其中的「水晶」實際是由鹽的晶體造成,壁上還掛了畫。想必當年都沒有這些裝飾的,那時的舞廳應該非常簡陋粗礪,當然也不會有舞女吧。但會有酒有飲料有火腿腸,音樂該不會是悠揚的、曼妙的,而應該粗獷、狂暴。礦工們可能都不會穿鞋,赤腳,甚至赤裸上身。當音樂轟然響起的時候,他們隨之起舞,他們的動作一定是極其狂放,極其誇張的揚臂、扭腰、抖胯、跺腳;嘴裡還會一聲追一聲不間斷地嘶聲大吼,在黑暗深處憋久了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宣洩。

與喧嚷的舞場形成對比的是寂靜的教堂。據說鹽礦井下早先有過三座教堂。舊教堂的原址上還保存著17世紀的木雕:聖母以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每個禮拜日,礦工們都會到教堂去做禮拜。












教堂高有 10 米,很大,比一個足球場還大。地上依鹽岩刻鑿成連片的菱形方磚。教堂中間垂吊著碩大的水晶吊燈。四壁皆鹽製浮雕。浮雕都是一組一組的,自成格局,各有主題。 12 歲的耶穌在聖殿,表現的是元老們在拜見耶穌時的神聖場面。加利利婚宴,表現的是婚宴時分的喜慶氣氛。而根據達·芬奇名畫創作的浮雕「最後的晚餐」,則給人一種悲愴之感。鹽岩真是一種特殊的雕刻材料,用它們雕制出來的塑像,色澤黢黑,格外沉著,格外有力度,富於表現力。這些雕塑分佈在教堂的四處,端莊渾厚,大氣凜然,跟寬敞沉靜的教堂大廳渾然一體,自然生出一種莊嚴肅穆的神聖氣息。

這種深沉凝重的神聖氣息,留在心裡久久不能散去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