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1

Paladin

在眾多的歷史人物,唯獨折服於項羽一人,傳說項羽眼睛是雙瞳,而且是橫的雙瞳(兩個瞳孔橫長於一眼內),而舜則擁有直的雙瞳(兩個瞳孔直著長於一眼內)。有雙瞳的人,其五臟六腑異於常人。如果早生二千年,想必會追隨麾下,供其差遣,死而後已。


可惜正史對項羽的評價,不是很高,司馬遷的史紀,描述項羽小時學武,不學搏擊,要學萬人敵,好像有點好高鶩遠.及後的鴻門夜宴,又把項羽描繪成一個有勇無謀,又充滿婦人之仁的莽夫.但奇怪的是,另一方面史紀在營造項羽面對困難時,那種豪氣干雲,義薄雲天的情景,卻總是描述得很有氣魄,令人為之神往。在項羽本紀的開頭,便這樣的形容:


   「用江東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大膽猜想:由於史紀是漢朝的產物,當然不想把漢高袓的對頭人,描寫成一個有情有義的霸皇,很可能會給原作者司馬遷壓力,又甚或改寫其中的章節,以乎合漢室顏面體統,但史紀的原作者司馬遷,卻又曾受到漢室的惡待 (因李陵之禍而受腐刑),可能因而痛恨漢室,另方面又非常祟敬,這位楚國先烈英豪,而又刻意把項羽的英雄氣概表露,影射劉邦的不濟。這形成了一個相當矛盾的局面,因而生出了對西楚霸皇種種充滿矛盾的描述。


個人認為項羽本紀所描述的情節,比較希臘史詩《伊裏亞特 Iliad》記述赫克托 Hector 和亞契力斯 Achilles,在木馬屠城記中的故事,實在不遑多讓。兩個故事都是悲劇,悲劇的主角常是英雄,而悲劇的結局也往往是英雄的死亡 - 這讓人平添許多感傷。但是感傷之餘,悲劇的結果往往使人們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因為英雄之死對我們的心靈的震撼太大了。


英雄的悲劇就存在於英雄的信仰和性格中,為什麼往往是英雄身上潛伏著悲劇性的氣質和性格?這也許只有上天知道。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就在於當面臨可怕的命運的詛咒和死神的威脅時,不像常人那樣膽怯畏懼並選擇逃避,而是坦然的加以接受和面對,有時甚至是主動向厄運和死神伸出雙手。是什麼使英雄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惟有心目中真實、偉大而崇高的情感與信念。


英雄之為英雄,就在於能忍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巨大痛苦,當面臨殘酷的現實和不可改變的命運時,英雄不自暴自棄、自悲自憐,而是積極抗爭、奮戰到底 - 即使明知力量對比懸殊仍不放棄,直到戰鬥到最後一息。


英雄還擁有承認失敗的勇氣,而不會因一己之私,為求苟延殘喘,而再使『天下匈匈』......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在烏江畔的項羽已經認命了,人在該承認失敗的時候就要承認,這是紳士的氣質。承認失敗的人就會真的失敗,這是悲劇的鐵律。在被圍困時,項羽對剩餘的將士,說了一段很有氣魄的說話: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
    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今日固決死,原為諸君決戰,必三勝之,
    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意思是: 我從起兵打仗到現在已經八年了,
     親身經歷七十餘次戰鬥,
     未嘗一敗,所以才稱霸天下。
     但是今天卻終於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我滅亡,
     不是我用兵武略的失誤啊。
     我今天當然是要一決死戰,願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
     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
     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
武略的失誤


當面臨具有壓倒性的不可戰勝的敵人時,毫無膽怯之心,反而豪氣萬丈;即使明知不敵,也盡全力證明自己。項王之勇武和真誠、以及尚義自責,而不是怨天尤人的可敬性格,讓人欽佩。死亦何所懼,要死就要死得轟轟烈烈,順天命,盡人事,雖死猶榮!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所追求的,有的圖義,有的圖名,有的圖利,有的圖榮,有的圖智,但是,最大的一部分人卻是圖生,『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即是常人一生的寫照。換言之,不管大多數人追求什麼,都難逃『貪生怕死』四個字,普通人實在將生命看的重於一切!


可是,真正的英雄,卻能超脫生死之外,將自己投入到偉大的事業中去。正所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而英雄的結局,也往往是個悲劇,在悲劇中探討人生的價值和社會存在的意義應該成為我們當代人的值得深思的事情。


在那個戰亂時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無法想像的苦難。在大饑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屍體,母親吃了兒子的屍體。那是小人物的悲劇,他們心中的悲痛,一點也不會比英雄們輕。不過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們卻勇敢地奮戰了一場,在歷史上留下了痕跡。英雄的尊嚴與偉烈,經過了無數時日之後,仍在後人心中激起波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