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聚必有散,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因為這是規律使然。所以一個智慧的人應該懂得聚時盡歡,散後也無憾的道理。就好像位於 Warsaw 城南的 Kazimierz 小城,二次大戰前,當地猶裔近七萬人,現今僅餘百千。善經商的猶太裔人撤出後,一是因為二戰遺留的產權糾紛,多數房子無法整修;再者遷出的猶太裔人的後代,捨不得放棄故園,但又不情願再次投資,導致今日 Kazimierz 一片破舊蒼涼。
然而破舊的屋牆、年久的猶太墓園、教堂,卻呈現出獨特的,融合著傷感懷舊的都市風格,近年來 Kazimierz 這波蘭人的「化外之地」,在刻意宣傳下,反而成為外國遊客的勝地。Pub 林立,窮學生、失意文人流連,猶太文化節的燭光、人影及荒涼屋園,更將這六百年的小鎮幻化成時空交錯的不夜城。老城不死,端看人怎麼看待聚散。
波蘭民族與猶太民族的淵源始於十四世紀。1335 年,波蘭國王 King Kazimierz Wielki (1310 年至 1370 年) 為延攬商業、法律、工藝人才,以助國家發展,在克拉科夫城外設立猶太社區,讓猶太人在那兒定居。這是 Kazimierz 猶太社區的由來。猶太移民對波蘭工業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Kazimierz 猶太社區成為兩個民族和兩種宗教和諧共存的典範。波蘭的猶太裔人口持續增長,二次大戰前夕,有三百三十萬猶太人定居波蘭,佔全國人口百分之十。
二次大戰爆發,波蘭被納粹德國佔領,六百萬波蘭人被殺,當中三百萬是猶太人,換句話說,二次大戰期間,五分之一的波蘭人死於戰爭,當中包括百分之九十居於波蘭的猶太人。戰後,二十萬猶太裔戰爭生還者,移出波蘭。
聚和散,有和無,如果不是因為心動,就不會悲哀,而只餘生的欣喜。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在經過年輪的幾度輾轉之後,個性逐漸變得散淡、從容,為己所欲為,精神質樸真實如黃毛孩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返璞歸真』是生命絢爛之後的平淡,是一種靈魂的昇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